- 站內文章
醫療機構肩負著全民健康的重任,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要不斷強化醫療道德誠信,救治平困病患,把誠信服務理念貫穿于醫療工作的始終,提升群眾“獲得感”。提到醫患關系,我們本應想的是“關懷與被關懷” ,“感謝與被感謝” 。然而近些年來,醫患關系卻被一系列的傷醫、醫鬧事件蒙上了血色的陰影,甚至有人提出了中國式醫患關系的說法。由此可見,“誠信”在醫療行業中有多么重要。
“誠信”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十二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,誠信文化是我國“文化自信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各級政府在“十三五規劃”、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”等政策中都提出要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檔案,開展信用評價,創新信用貸款產品,推動信用體系建設??梢钥闯?,信用社會來了,信用經濟來了,誠信的潮流來了。
“【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正正義】,是領導對我們法律共同體提出的要求。在未來的案件辦理過程中我一定做到履行法律職責,共同努力維護法律的實施、法律的尊嚴和司法的公信力,共同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,特別做為公信律師,推動的是公平正義,會更多參與社會公益案件和法律援助案件,提供義務法律咨詢,繼續為中國的律師事業發展和法治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
訪談的最后,他談到了自己的 “公信中國夢”。他說:“作為公信律師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公信北京中來,我想以公信北京建設為契機,把北京建設成為“首善之都”“首信之都”。北京的政府講公信,變成公信政府,誠信履職。法院講公信,法院判決的權威更深入人心,公信律師作為首批公信建設的治律人,才有更多的權利監督各行各業的公信建設,把北京建成“公信北京”,輻射全國范圍,最終實現我的“公信中國夢”。